廢舊造紙行業長期依賴強酸強堿化學處理工藝,面臨“能耗高、纖維損傷大、廢水毒性強”三大死結,導致再生紙品質量低、環保風險高、利潤空間持續壓縮。而“物理法預處理+聚丙烯酰胺深度提純”技術組合的橫空出世,正以“零化學污染、纖維回收率超95%、噸處理成本直降40%”的硬核優勢,重塑行業規則——效率翻倍,利潤倍增!
1. 物理法預處理——以“力”破局,激活纖維潛能
機械剝離:高壓渦流破碎機無損分離油墨、膠黏劑與纖維,避免化學腐蝕;
熱能釋放:低溫蒸汽膨化技術(<80℃)軟化雜質,纖維強度保留率超90%;
微米級篩選:多層振動篩分系統剔除塑料、金屬等異質物,純度達98%。
2. 聚丙烯酰胺提純——以“智”增效,締造超凈水質
陰離子型APAM:靶向吸附懸浮微顆粒,絮凝速度提升3倍,沉淀池負荷降低50%;
陽離子型CPAM:強化污泥脫水,含水率從85%降至60%,焚燒成本節省40%;
智能加藥系統:根據漿料濃度動態調節投加量,藥劑浪費減少30%。
協同效應數據:某廢紙漿廠對比試驗顯示,雙技術聯用后:
廢紙制漿時間從8小時縮短至3.5小時,日產能提升128%;
纖維得率從78%躍升至96%,噸紙原料成本節省300元;
廢水COD從8000mg/L降至150mg/L,回用率突破85%!
對比項 |
傳統化學法 |
物理法+PAM方案 |
纖維損傷率 |
>30%(強酸/堿腐蝕) |
<5%(物理溫和剝離) |
能耗成本 |
蒸汽+藥劑占成本45% |
綜合能耗降低60% |
廢水毒性 |
含硫化物、氯離子,處理難度高 |
無化學添加,污泥可資源化利用 |
周期 |
3-5年(環保設備投入大) |
1.2年(技改成本低、增產顯著) |
標桿案例:山東某年產20萬噸再生紙企業技改后:
淘汰化學蒸煮線,引入物理破碎+PAM絮凝系統;
年節約燒堿采購費用1200萬元,污泥處置費減少800萬元;
成品紙抗張強度提升25%,打入包裝市場,利潤率增長18%!
1. 物理法技術包——專利護航,***
核心設備:德國技術高壓渦流破碎機(專利號ZL2023XXXXXXX),壽命超10萬小時;
工藝包:廢紙分類(ONP/OCC/MOW)定制預處理參數庫,一鍵啟動;
零排放設計:熱能回收系統+廢水閉環模塊,碳足跡減少50%。
2. 聚丙烯酰胺矩陣——適配,
造紙專用APAM:分子量800萬-1800萬,耐高溫(≤90℃)不降解;
污泥脫水CPAM:離子度40%-60%,適配板框/離心/帶式壓濾機;
數字中臺:物聯網實時監控藥劑效能,預警維護,停機風險降為零。
3. 全鏈服務——從實驗到量產,全程護航
免費中試:提供200kg廢紙樣本處理服務,效果可視再決策;
EPC總包:涵蓋設備安裝、工藝調試、人員培訓,90天交付投產;
長效運維:簽訂10年效能保障協議,承諾“效率不達標全額退款”!
立即撥打15838276899,獲取《廢舊造紙增效》+專屬ROI測算工具!